系统报价击穿0.4元/Wh,1-8月储能采招规模却超280GWh
发布时间:2025-09-09 15:12:00
关键词:锂电池

  日前,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蒙能集团”)发布了化德、磴口、赤峰市巴林左旗3个独立储能项目,合计规模为1.3GW/5.2GWh的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结果。

  开标结果显示,中车株洲所、比亚迪、山东电工时代分别预中标三个标段,中标单价分别为0.396元/Wh、0.393元/Wh、0.399元/Wh。(该招标项目包含储能系统集成、干式变压器、直流汇流设备、集装箱及箱内配套设施、电缆等全套设备)。

系统报价击穿0.4元/Wh,1-8月储能采招规模却超280GWh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前市场普遍关注碳酸锂价格上涨及电芯产能趋紧等话题,但就目前来看,这一态势尚未明显传导至储能系统的实际报价中。多家电芯厂商表示目前处于满产状态,订单已排至12月乃至明年一季度,显示出下游需求旺盛与供应趋紧的态势。然而在系统集成端,整体报价仍延续下行趋势,反映出系统层面的价格传导尚未同步,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01

8月储能采招规模创历史新高,达82GWh+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8月储能系统及EPC(含设备)招中标落地规模超69GWh,同比增超500%。此外,还有超13GWh的储能电芯和直流侧采招落地。

  其中,内蒙古市场需求尤为强劲,招标量达18.5GWh,仅蒙能集团完成的储能系统采招规模就高达8.4GWh。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得益于较高的现货电价差及较高的容量补偿,内蒙古项目经济性较高,经测算其储能项目IRR(内部收益率)高达16.3%。另有数据显示,内蒙古2025年发布的四批次项目清单中,磷酸铁锂储能规模近62GWh,其中今年年底前计划投产规模达53GWh,将有力支撑今年装机。

  而在中国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中,三个标段共吸引了70家企业投标,去重后共31家企业入围。1h系统、2h系统、4h系统的平均入围报价分别为0.767元/Wh、0.453元/Wh、0.419元/Wh。该项目是近年来储能市场中,规模最大、涉及金额最高、关注度最高、参与方最广的集中采购之一。

  同样备受关注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7.248GWh储能电芯集采项目也在8月落下帷幕。从开标结果看:50Ah(规模16MWh)和100Ah(规模32MWh)的小容量标包出现流标情况;在服务大型储能系统的314Ah品类中,楚能新能源(2.92GWh)、天合储能(2.18GWh)、海辰储能(1.4GWh)、国轩高科(0.7GWh)合计拿下7.2GWh的314Ah储能电芯集采大单。

  在标段四电芯入围包中,宁德时代、亿纬动力、中创新航、中汽新能同时入围了280Ah和314Ah两个标段的集采标包;此外,欣旺达、瑞浦兰钧、鹏辉能源也入围了314Ah标段。

  价格方面,8月2h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49元/Wh,环比下降6.7%;4h储能系统平均报价0.43元/Wh,凸显国内储能系统集成环节竞争白热化,集成商盈利空间持续呈压。储能电芯方面,在中石油济柴动力50万块(容量规模约502MWh)314Ah电芯采购项目中,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分别以0.32元/Wh、0.28元/Wh的价格中标。

02

1-7月储能采招落地突破200GWh

  综合机构统计数据,今年1-7月,国内公开的储能市场招采总规模已接近203GWh,涉及EPC、储能系统、储能电芯等,市场需求旺盛,其中储能系统需求超96GWh。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央企项目定标容量高达约102GWh,占据了总规模的“半壁江山”,成为驱动市场发展的绝对主力。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中国华电、中广核落地的采招规模,均在10GWh以上。

  在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中,共有76家企业参与投标,入围企业也达到27家。该项目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入围企业的投标报价在0.442元/Wh-0.528元/Wh之间,平均报价0.469元/Wh。入围供应商包括天诚同创、阳光电源、双登集团、中车株洲所、楚能新能源、鹏辉能源、远景能源、瑞浦兰钧、天合储能、赣锋锂电等。

  此外,还有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12GWh储能系统集采、中广核新能源10.5GWh储能系统框采、华电集团6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框采等多个大规模集采项目落地。

  从开标结果看,锂电储能系统供应商中,中车株洲所以5.8GWh的中标总量名列第一;新源智储、海博思创分别以3.5GWh、3.3GWh的中标量分列第二、三位;比亚迪、易事特、南瑞继保、融和元储、科陆电子、阳光电源等,中标规模均在1GWh以上。此外,据悉阳光电源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入,在今年的大型集采项目中,成为中标数量最多的厂商。

  价格方面,1-7月,2h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在0.438元/Wh-0.832元/Wh之间,均价为0.581元/Wh;4h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在0.405元/Wh-0.656元/Wh,均价为0.452元/Wh。

  纵观今年前8个月储能采招落地突破280GWh的强劲表现,不仅反映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更印证了行业内在驱动力的深刻转变。尽管此前市场普遍担忧“531”政策节点后,需求可能出现阶段性放缓,但实际招标数据从6月起连续环比提升,清晰表明储能产业已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政策抢装的波动模式,转向可持续的市场化增长新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容量电价机制不断完善、电力现货市场逐步成熟,储能的商业模型变得日益清晰,内生经济性正持续提升。可以预期,在市场机制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推动下,储能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真正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市场化力量。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