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结构件是动力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影响锂电池的能源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功能可靠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杉达精密相关负责人合影
为跟踪电池关键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迭代进程,了解企业发展近况,研析产业发展困境,为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产业第一手信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的“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活动,近日走访国内主流电池材料企业。
日前,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等调研组一行,来到杉达精密技术(赣州)有限公司(简称“杉达精密”)实地走访调研,与杉达精密总经理骆文峰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电池结构件工艺创新、行业痛点、市场趋势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资料显示,杉达精密专注于新能源金属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构建了集产品研发、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加工、配套组装等为一体的高度专业化产线。
图为杉达精密总经理骆文峰参与座谈交流
据了解,当前整车厂、电池厂对锂电池结构件的性能指标、一致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结构件在电池总成本中的占比普遍超过10%,在下游降本需求带动下,亦面临极致降本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杉达精密提出“一主两翼” 的业务战略布局。
据骆文峰介绍,一主,是以精密结构件为主导,以撑起杉达精密在光伏、储能、电池领域结构件的核心业务。
两翼,是CCS(Cells Contact System,集成母排)和热管理产品,其如同强劲的“翅膀”,以助力杉达精密在新能源产业的天空中翱翔。
其中,结构件性能的优劣,对电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起到重要作用。据介绍,杉达精密研发的电池汇流排、硬铜排、软连接等系列结构件产品,采用创新金属合金材质,以突出的耐高压、耐高温等特性适应严苛工况环境,并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与高效散热能力。
同时,“工艺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骆文峰表示,为了实现下游电池模组、PACK等,在散热、轻量、强度等方面的更高性能表现,杉达精密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制造工艺、产线自动化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电池企业快速升级的产品力需求。
由此,杉达精密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在确保电池结构件产品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前提下,提升结构件的精度和稳定性,有效解决了业内多项技术难题,还实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从而可为客户提供兼具高安全、高性能与经济性的解决方案。
据骆文峰介绍,CCS产品可以将电池模组中的导电排、控制电路等部件高度集成化,如一个精密的 “大脑中枢”,对电池模组的温控采集进行高效管理。
同时,杉达的金属精密加工能力,为CCS的电池集成提供了底层支持,形成“材料-结构-功能”的垂直协同。
而布局热管理,则契合高倍率快充、抑制电池热失控等场景,对温控的爆发式需求,具有市场前瞻性。
目前,杉达精密通过上述战略布局,形成了覆盖动力、储能、电动两轮车等多元化市场需求的精密结构件产品矩阵,以及结合CCS及热管理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客户方面,杉达精密与孚能科技、赣锋锂电、蜂巢能源、欣旺达、新能安、德赛、多氟多、巨湾技研、飞毛腿、鹏辉等多家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持续巩固其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
杉达精密赣州二期项目示意图
产能方面,今年3月,杉达精密赣州二期项目封顶,预计将于今年12月投产,届时将形成100万套精密结构件的年产能。
海外布局方面,据骆文峰介绍,基于海外电动两轮车及锂电池市场爆发,杉达精密计划将在东南亚投建本地化产能,以满足海外市场旺盛的需求。
图为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参与座谈交流
座谈中,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就电池结构件关键工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固态/大圆柱/航空电池发展趋势等话题,与对方进行了沟通交流;此外,她还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能、分会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