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 | 吉锐新能源:实现锂电池回收量产电池级碳酸锂
发布时间:2025-07-31 12:27:00
关键词:锂电池

  锂电池回收循环面临货源波动大、成分复杂等挑战,需柔性产线与智能萃取技术支撑,从而将报废锂电池转化为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等再生原材料,实现循环经济价值。其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动态适配市场供给,而机遇则蕴藏在回收技术的创新中。

产业调研 | 吉锐新能源:实现锂电池回收量产电池级碳酸锂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吉锐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合影

  为跟踪电池关键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迭代进程,了解企业发展近况,研析产业发展困境,为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产业第一手信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的“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活动,近日走访国内主流电池材料企业。

  日前,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等调研组一行,来到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锐新能源”)实地走访调研,与吉锐新能源董事长司马忠志、副总经理李斌、董秘袁伟佳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行业堵点/难点、市场趋势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资料显示,吉锐新能源成立于2019年,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服务,其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

  早在几年前,吉锐新能源在决策方面,就展现出独到的战略眼光。

  业务布局方面,据司马忠志介绍,几年前,当三元锂电池还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绝对主力时,该公司已提前布局彼时“初露锋芒”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领域。这也使得吉锐新能源通过技术沉淀,较早地形成了“三元+磷酸铁锂”双赛道电池回收的先发优势。

产业调研 | 吉锐新能源:实现锂电池回收量产电池级碳酸锂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产能方面,据李斌介绍,目前,吉锐新能源及其两家子公司,回收年产能达20000吨碳酸锂、10000吨磷酸铁、10000吨钴/镍金属。

  上述再生材料主要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技术方面,据介绍,吉锐新能源技术团队掌握着先进的电池级碳酸锂数字合成技术,是国内具有工业化生产经验,实现锂电池循环直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并实现规模销售的公司之一。

  客户方面,据介绍,吉锐新能源相关产品已获得比亚迪、国轩高科、厦钨新能、贝特瑞、当升科技、龙蟠科技等企业的广泛认可。

  专利布局方面,据袁伟佳介绍,该公司已申请专利100余项,已获授权70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1项作品登记。

  该公司还在香港成立了吉锐科技(香港)公司,以开展国际回收业务,在欧洲和东南亚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吉锐新能源不仅构建起专利“护城河”,而且为行业提供了从“资源开采”转向“城市矿山循环”(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示范路径。

产业调研 | 吉锐新能源:实现锂电池回收量产电池级碳酸锂

图为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参与座谈交流

  座谈中,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就当前碳酸锂价格波动、电池黑粉市场情况、回收再利用领域产业链协同等话题,与对方进行了沟通交流;此外,她还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能、分会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