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7月7日 湖州讯】电解液作为制造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对电池的综合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了“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主题活动。日前,调研组一行来到湖州昆仑亿恩科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州昆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昆仑新材相关负责人合影
调研组一行与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新材”)董事长郭营军、副总经理沈雅明、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开艮、项目总监谭鹏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锂电池电解液材料等产业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据介绍,湖州昆仑成立于2017年,是昆仑新材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的昆仑新材,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的企业之一,专注于动力型、储能型及数码型锂电池电解液的研发与生产。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昆仑新材已发展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成为锂电池电解液领域的技术先锋。
图为昆仑新材董事长郭营军参与座谈交流
近年来,昆仑新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技术与市场双重优势的优质产品,赢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信赖。目前昆仑新材与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正力新能、亿纬锂能、新能安、星恒电源、赣锋锂电、瑞浦兰钧、SK、厦门海辰、力神电池、天能集团、超威集团、万向A123、龙净储能、微宏动力、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新能源行业翘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图为昆仑新材副总经理沈雅明参与座谈交流
郭营军谈道,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但它同时也属于一种危险的化学品,因此电解液工厂的位置选择非常关键,要尽可能地靠近电池工厂,这样才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麻烦,从而更好地确保产品品质,同时有效控制成本。
“公司的发展战略,首先就是要靠近电池客户布局电解液工厂,第二要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布局,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实现成本优势。”郭营军强调说。因此,昆仑新材的生产工厂都是贴近电池客户进行配套布局。
图为昆仑新材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开艮参与座谈交流
据介绍,目前昆仑新材在河北廊坊设有研发中心,并在浙江湖州和四川宜宾建立了两大生产基地,已经建成产能达18万吨/年。目前湖州基地已经具备年产6万吨电解液的能力,湖州三期项目计划8万吨/年产能;宜宾基地规划总产能24万吨,其中一期12万吨已经投产,二期规划产能12万吨/年。未来两大基地全部投产后,昆仑新材年产能将突破30万吨,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图为昆仑新材项目总监谭鹏参与座谈交流
同时,昆仑新材还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其匈牙利基地于2025年正式动工,一期计划产能3.66万吨/年,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未来将服务欧洲客户。据透露,昆仑新材还考虑在马来西亚建厂,布局东南亚市场。
据介绍,昆仑新材一直将研发视为其核心竞争力,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其中包括数十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昆仑新材还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着力开发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等前沿技术,力求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固态电解质领域,昆仑新材已与国内外多家下游客户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硫化物、氧化物及固体电解质膜的应用潜力。据悉,该公司的固体电解质产品涵盖NASICON型、Garnet型和钙钛矿型氧化物,以及银锗矿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据了解,昆仑新材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已提升至12mS/cm,接近液态电解液的性能水平,已成功适配于高镍三元及硅基负极体系,并已为国内外头部企业送样。其氧化物NASICON型电解质实现了55-800nm的纳米级粒径控制,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
在钠电池电解液方面,2024年昆仑新材已经开始批量供货。据介绍,2026年昆仑新材计划将钠电池电解液产能扩至2万吨/年,覆盖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正极体系。
近年来,电解液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昆仑新材凭借前瞻的布局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业界瞩目的快速发展。据介绍,2024年昆仑新材电解液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经提升至5.0%,稳居行业第五;今年以来,昆仑新材电解液出货量已经跃居行业第三。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助理/电池中国网市场总监吴明善,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行业研究中心主管/高级研究员杜丛丛,电池中国网资深编辑金东参与调研座谈。调研组一行就动力分会的职责、未来1-3年的工作规划等,作了简要介绍,并表示分会将坚守“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理念,愿同企业一道,携手迎接当前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